以下是橡膠密封帶夾持性能試驗裝置的標準試驗步驟:
一、試驗前準備
1.樣品處理與檢查
確保橡膠密封帶試樣無扭曲、裂紋或明顯缺陷,截取規定長度(通常為標準要求的最小測試段)。若需預處理(如溫濕度調節),應按相關標準條件靜置不少于24小時。
2.設備校準與歸零
開啟試驗機電源,預熱設備至穩定狀態。將測力傳感器、位移傳感器等關鍵部件調零校準,確認夾具對中性和平行度符合要求(可通過塞尺檢測間隙均勻性)。
3.參數預設置
根據測試標準(如GB/T、ISO或企業規范)設定試驗速度、最大加載負荷上限及緊急停機閾值,避免超量程損壞傳感器。
1.正確裝夾方式
采用專用夾具固定密封帶兩端,確保夾持面平整貼合且松緊適度——過緊可能導致局部應力集中失效,過松則易打滑影響數據準確性。建議使用自鎖式氣動夾具保證一致性。
2.消除初始張力
輕微預拉試樣以去除自然卷曲造成的殘余應力,同時觀察是否出現偏斜現象,必要時調整夾具位置使試樣軸線與施力方向嚴格重合。
3.安全防護確認
加裝透明防護罩防止斷裂飛濺傷人,并檢查周圍人員已退至安全距離外。
三、橡膠密封帶夾持性能試驗裝置執行試驗過程
1.啟動加載程序
選擇恒定速率拉伸模式,啟動電機驅動下夾頭勻速分離。實時監控力值曲線變化,注意記錄特征點數據(如屈服點、極限峰值)。
2.動態觀測記錄
重點觀察以下現象并標記對應載荷值:
出現可見變形時的臨界力;
密封唇邊開始脫離接觸面的剝離載荷;
滑脫或斷裂瞬間的最大拉力。
3.異常情況處置
若發生非典型破壞(如夾具打滑、試樣扭結),應立即暫停試驗并排查原因——可能是夾持方式不當或試樣本身存在結構性弱點。排除干擾因素后重新測試。
